SEO 不是工程,是品牌溝通:讓搜尋也看見設計的靈魂(結合 Google SGE 新規則)
在 Google 進入 SGE(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) 的世代後,SEO 不再只是關鍵字、外連與速度的工程題,而是「品牌如何被理解」的溝通題。設計、內容與策略必須同台共演,讓搜尋引擎與使用者同時讀懂你的價值與個性。
觀念轉換閱讀重點:本文以翼澤的設計顧問視角,解析 SGE 下的 SEO 新規則,並提供可落地的內容與設計實務。
一、從工程到對話:SEO 的本質回到「被理解」
傳統 SEO 長期被視為工程與規則的堆疊:關鍵字、網站速度、結構化資料、外部連結…… 但在 SGE 時代,搜尋變得像一場對話,使用者用完整句子提問、反覆追問,而 AI 會彙整脈絡並給出摘要。這表示:演算法更偏好具脈絡、可追溯、可信任的內容,而非制式標準答案。
翼澤觀點:好的 SEO 不是把字塞滿,而是把話說清楚。讓機器與人類都能「按邏輯理解」你的品牌與解決方案。
新規則二、Google SGE 是什麼?為什麼影響網站內容與設計?
SGE 是 Google 將生成式 AI 與搜尋體驗結合的結果。使用者搜尋後,系統會先產生 AI 摘要,並引導後續的追問。對品牌而言,這帶來三個關鍵改變:
- 語意取向:系統更關心「你在解決誰的什麼問題」,而非單一詞頻。
- 敘事可讀性:自然語氣、清楚段落、範例情境,比空泛口號更容易納入摘要。
- E-E-A-T:經驗、專業、權威、信任被放大檢視。
三、讓搜尋看見靈魂:設計如何塑造「可被理解的品牌」
1) 結構就是語言的骨架
- 標題層級:善用 H1/H2/H3 讓脈絡清楚。
- 資訊架構:導航命名要反映真實服務場景,而非內部用語。
- 段落節奏:每 120–180 字切一小段,配合清單/卡片提升掃讀性。
2) 視覺語氣就是信任
- 一致性:色彩、字級、留白一致,能降低理解成本。
- 可讀性:行高 1.7–1.9、16–18px 字級、安全字距。
- 互動提示:按鈕層級清楚(主/次/幽靈)。
3) 內容風格就是品牌語氣
- 對話式書寫:用人話,避免堆砌術語。
- 情境化說明:用「客戶遇到的場景 → 解法 → 成果」來敘事。
- 可驗證:引用資料來源、加入案例截圖或流程示意(可用 SVG)。
四、品牌溝通型 SEO:從「被搜尋」走到「被理解」的實作清單
(A)關鍵字不只名詞,更是「問題語句」
- 轉換思維:「台南網站設計」→「中小企業如何挑選適合的網站設計公司?」
- 群組頁面:用「主題頁(Hub)」總攬,再連到各子議題(Spoke)。
- 意圖對齊:導覽與 CTA 回應查詢背後的商業意圖。
(B)內容模組化,讓 SGE 快速抓重點
建議模組:問題定義、適用對象、解決方案步驟、比較表、案例佐證、FAQ、下一步行動。
(C)E-E-A-T 的設計化呈現
- Experience:加入專案回顧與「學到的教訓」。
- Expertise:作者欄含職稱、年資、專長與聯絡方式。
- Authoritativeness:外部引用、合作夥伴、媒體報導。
- Trust:隱私聲明、報價流程、服務條款、可見的聯絡資訊。
(D)Core Web Vitals 依然關鍵
- 速度:圖片用現代格式(WebP/AVIF),Lazyload;CSS/JS 精簡。
- 互動穩定:避免 CLS,保留圖片尺寸盒模型。
- 可存取性:語意化標籤、替代文字、對比度。
五、在 SGE 時代,內容 × 設計 × 工程如何分工協作?
內容/策略
- 建立主題圖譜(Topic Map),規劃 Hub–Spoke 架構。
- 每篇有清楚「適用對象」與「要解決的問題」。
- 維持更新節奏,月更主題、週更 FAQ/案例。
設計/體驗
- 標題層級可視化、內文掃讀友好(清單、卡片、表格)。
- 按鈕層級分明:主要(洽談)、次要(下載規劃)、淡化(更多文章)。
- 用 SVG 製作示意與分隔,不依賴外部圖檔。
工程/維運
- 結構化資料(Article、Breadcrumb、FAQ)。
- 站內搜尋與 404/內頁導流設計。
- 監測 Search Console、PageSpeed、轉化事件(GA4)。
六、純 SVG、零圖檔:讓內容更易讀、更有記憶點
以下是可重複使用的 章節分隔線 與 步驟示意,能在不增加載重的情況下,建立品牌化的閱讀節奏。
七、結語:讓設計,成為搜尋也能讀懂的故事
SEO 的目的從不是「討好演算法」,而是縮短理解距離。在 SGE 的新秩序中,設計師成為語意的建築師、內容人成為脈絡的說書人、工程師成為體驗的守門員。當這三者合一,品牌才會在搜尋裡留下可被信任、可被記住的形狀。
SEO 不是工程,是品牌溝通。翼澤的任務,就是把你的價值,設計成世界與搜尋都聽得懂的語言。